食圣食品
食圣99鲜-酱油产品定位策划与包装设计

实施定位收益
食圣99鲜酱油,采用日式高盐稀态酿造工艺,酿造周期长达210天。原本归属味极鲜型酱油,但各项指标和工艺又远超市场同类产品,并且是食圣未来主打产品之一。蓝章策划首先将其从原来味极鲜品类剥离,重新定位为精酿生抽,在产品风味上强调了鲜香平衡,并创作广告语:海边精酿7个月,鲜香都是5颗星,通过系统策划与设计动作,大幅提升了产品的价值感与易卖性。
面对问题
1、如何重新定位,重塑品类价值,提升产品溢价
2、作为食圣未来主推平价产品,如何扩大销量
一切回到消费原点
顾客如何选购一瓶酱油?
蓝章策划对定位的理解,可采用最简约的公式表达,即:品牌定位=心智特性+品类赛道,而品类则是购买行为的首要驱动力,因此做定位,第一步就是品类赛道的选择或创新,产品定位的策划,更需要明确具体品类,越具体,越好卖。
酱油按照不同标准,可以分为很多类型,例如按等级划分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等;按颜色可以分为生抽老抽;按工艺分可以分为低盐固态、高盐稀态等。那么,食圣99鲜酱油,到底如何划分的呢?
我们可以看到食圣99鲜酱油的原标签上标注的是“特级酱香酱油”,这种就属于典型的合规性标注方式,对于顾客而言几乎感知不到更多价值。一切需要回到消费者视角来审视,消费者关心什么,我们就该强化什么。因此我们可以假设一下该类产品的消费场景。
顾客在酱油货架前,或者线上平台搜索前,首先想到细分品类一定是买瓶老抽?还是生抽?或者有具体应用场景的需求(如红烧酱油、蒸鱼酱油等),然后再考虑其他因素,诸如品牌、便利性、促销等。
蓝章项目组也从一些美食博主和种草商家的文章里看到,大家首先会把酱油分为生抽和老抽两类,其次才是味极鲜等其他细分酱油,已成约定俗成。那么食圣99鲜原先标注的“特级酱香酱油”是否能让消费者明白这是生抽?老抽?还是味极鲜?还就是传统酱油?显然不能,这是个大问题!后来食圣内部又提供了一个新定位的标签,内容为味极鲜的升级版,不过这个定位在食圣内部都有不小争议,主要论点是味极鲜不符合现代人低盐少油0味精的健康需求。
重新定义品类
明确精酿生抽定位
99鲜的名字已经表达出是一种非常鲜的酱油,因此无论我们是否表达味极鲜,顾客总会把我们归纳到鲜味酱油阵营,但优异的指标并不能“屈尊”到味极鲜阵营,因此蓝章策划提出,首先99鲜=生抽酱油,不能在味极鲜范畴胶着,因为生抽=炒菜,味极鲜=凉拌/蘸食,作为食圣推的平价产品,一定要有更宽的应用场景,炒菜无疑比凉拌的用量要大。
其次食圣99鲜这种生抽酱油有什么不同呢?对顾客而言有啥好处呢?经过沟通和体验,发现“酱香显著”是这款产品较为凸显的优势。在调研时,甚至有些人表示“现在的酱油,好像没有小时候那么香了”的感受,这就是目前市场上较多高鲜酱油通过“科技与狠活”强化了鲜的参数,弱化了酱香,而99鲜却可以做到很鲜又很香,因此蓝章提出鲜香均衡的核心价值。但单纯讲鲜香平衡,似乎能量不足,应重回品类的角度来思考,最终提出了:食圣99鲜=精酿生抽,开创了一个临界于味极鲜之上的新品类。
精酿生抽的提出,正是巧用人们对啤酒工艺的固有认知,属于无需解释即可感知价值的巧妙杠杆,同时未来在食圣高端产品家族阵营中,就可分为纯生、精酿、有机三大阵列。(目前食圣已有纯生酱油和有机酱油)
一句话表达产品价值
海边精酿7个月,鲜香都是5颗星
从理化角度看,海边良好的气候,可培养更具活性、更多优质的酶,而酶是酱油发酵的功臣,在漫长的7个月发酵时间里,主要依托酶的生化反应,将原料分解成300多种微量成分,构成了酱油的风味物质。
但其实“海边精酿7个月”这句话的创作导向,完全是竞争思维的结果,以“七个月”明确对标市场上“六月X”品牌,且无法超越;第二,从大脑认知来看,食圣原本提出的酿造210天,类比对象是365天,大脑就需要转换一下,而7个月就极为简单,大脑可以“秒懂”;第三,从传播角度看,7个月的音节只有3个,更为简短,而210天则需要5个音节,在口口相传的场景或者视频广告中更具优势,而且数字本身,就具备可信度。
鲜香均衡就是这款产品最核心的价值,而“鲜香都是5颗星”这句话就是产品价值形象的表达。其酱香是基于日式低温酿造工艺,延缓菌种生长,促进香气成分的形成;同时去皮去脂大豆及炒熟小麦的精选精制工艺,加上长周期发酵,可使蛋白质充分水解,并有足够时间生成各种氨基酸,才获得更鲜美的味道。
给出工艺技术背书
日式恒温舱精酿工艺
该产品是采用典型的日式高盐稀态酿造工艺,食圣曾特邀日本著名酱油酿造大师驻厂一年建设与指导,而蓝章策划提出的日式恒温舱这几个字则较为形象的陈述了密封、低温、双层、水循环等各种理性技术,同时又无需教育。
能生吃的酱油
可不是普通酱油
首先能用于佐餐凉拌的酱油,微生物菌落指标都要符合国家标准规定,因此拌凉菜、蘸海鲜要生吃酱油时,一定要看是否可生食。因此蓝章策划在食圣99鲜产品包装设计上专门设计了几个应用场景icon,清晰标注炒菜、蒸鱼、蘸拌,除了明确可生吃外,核心是表达炒菜这一大流量应用场景,以及更高端的蒸鱼场景。
只取一道原浆
食圣采用的提取工艺是100吨缓慢压榨,并且层层除菌,压一遍即可完成提取。作为顾客会如何审视这一环节的产品价值呢?蓝章策划提炼“只取一道原浆”。这里面有两个价值点,一是只压榨一次,没有反复浇淋提取工艺,二是纯原浆,价值感更高。
更多标配型卖点
对于酱油这种低情感粘性品类,一个独特产品概念足以,更多的所谓卖点,更像是大品牌的“标配”,整理如下:非转基因去皮脱脂大豆、冬小麦炒熟增香、源自1948年优培老菌种、0添加防腐剂、超越特级酱油国家标准。
产品定价逻辑及建议
营销圈常说:定价即分类,定价即定位。定价离不开对标,对标产品参考几大品牌的味极鲜酱油,可以看到除W品牌外,基本都在20元/L以下,而稍高端的品牌L和Z的定价基本在24元以上,C较低(与新入市有关),目前的99鲜定价已接近分界线,蓝章策划建议,可根据战略,在定价方面进行区隔或跳出味极鲜品类,调高至22元/L左右。
具体定价以大流量的1L装为基准点,定价22元/L,500ml产品约31元/L,3L产品约16.5元/L,该定价经食圣内部测算符合内控毛利率。这里面有个逻辑即:500ml的定价原则属于分类定性,附带尝试型消费,而1L定价则是认可型消费,因此需要价格优势。
产品包装设计
强调品牌名/品类名/价值点

Copyright © HiO海右×蓝章策划
